首页

韩国小蕾拉踩踏视频

时间:2025-05-23 18:27:06 作者:陈丽俐获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浙婺实现“梅开六朵” 浏览量:21401

  中新社唐山7月28日电 题:唐山大地震48周年祭:哀思有寄 数往知来

  作者 白云水 孟潮

  7月28日,天刚亮,65岁的刘明田就来到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退休后在这里当保安的他,每天都陪在24万唐山大地震罹难者“身边”值班巡守。

  7月28日,是唐山人民深深铭记的日子。每年这个时候,公园内,花篮围满493米长的地震纪念墙,前来祭奠的人们眼含热泪,望着墙上亲人的名字喃喃低语。

7月27日,在河北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地震纪念墙下,几名唐山大地震幸存者在寻找墙上罹难亲人的名字。白云水 摄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24万人罹难。2008年7月,唐山市政府以“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关爱、对科学的探索、对历史的追忆”为宗旨,建成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和镌刻有24万罹难者名字的地震纪念墙。从此,地震纪念墙成为24万地震罹难者的归处。

  地震纪念墙坐落在园区东部,由五组13面墙体组成,墙高7.28米,是唐山人民纪念地震中逝去亲人、凭吊逝者的地方。

  “我家在矿区,地震时前后房屋都倒了。”刘明田回忆,当时有邻居朋友没了,后来就只能在这墙上看到他们的名字。

  虽然仅负责安保巡逻,可刘明田能很熟练地介绍纪念墙的信息。他说,墙上这些名字有明确分组,有的按区位和家庭排列,有的按工作单位排列。无法查证姓名的老人用“某某之母、某某之父”代替,而那些没来得及取名字的婴儿就用“某某之子、某某之女”代替……

  “有时遇到来这‘寻亲’的,我们会帮着一起找,找一次难受一次。这些名字背后,都是生离死别。”汗水和泪水一次次浸湿了刘明田的脸颊。

  低沉的思念曲回响在庄严肃穆的地震纪念墙四周,有人在擦拭墙上亲人的名字,有人在双手合十独自祷告;有人带了亲人生前喜爱的物件儿,一边诉说着家里的喜事,一边又落下泪来。

7月27日,几名唐山大地震幸存者在向墙上因地震罹难的母亲的名字鞠躬默哀。白云水 摄

  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管理中心主任陈凯说:“逝者已逝,生者如斯。现如今这里承载的更多是思念和情感的寄托。”

  据陈凯介绍,多年来,这里共接待罹难者姓名查询百万余次,补刻罹难者姓名1900余人次。为确保每一名大地震罹难者和在抗震救灾中捐躯的英雄名字不被遗漏,他们在每年清明节和“7·28”前两周定期补刻。

  距离地震纪念墙19.76米的一池清水中,还原着48年前此间发生的悲惨场景:一株震前的泡桐树默默伫立,躲过劫难的它,比谁都清楚这里发生的一切。一旁的两条铁轨,受地震震动而扭曲变形,如今躺在水中,伸向远方。抬头向西,几处断裂的老旧墙体、残柱孤零地伫立在骄阳下、暑热中......

  “这是原唐山机车车辆厂铸钢车间,地震时处于宏观震中,烈度为11度,厂房除部分中间立柱扭曲、倾斜外,四周墙柱全部倒塌,屋架落地……”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的讲解员崔琦介绍道。

  毕业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崔琦,2009年到这里工作。“纪念墙上有我姥爷的名字。”崔琦说,虽然没有亲历那场灾难,但有关它的故事,从未间断。

  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地震博物馆展厅中,一幅长12米、高1.2米的签名条幅吸引了人们驻足。这是千余名海外华侨华人签名慰问唐山灾区民众的条幅。

  上前细看,红布上面用空心字书写着“向灾区中国人民致慰致敬”11个大字。唐山大地震发生后,这个条幅辗转世界多地,1000余名海外华侨华人签下名字表示支持和声援,几个月后被送到唐山。

  据了解,当年签名慰问的侨胞在世的已经不多,有几位曾回唐山探望。崔琦还记得,“其中一位满头华发的华侨摸着自己的签名,激动不已,尤其在参观新唐山的发展成就后,心生感动”。

  48年过去,这里早已不同于昨。今日,时间也似有停歇,记录着墙下人与墙上亲人的“对话”。此刻,汗水和泪水交织在一起,哀思有寄,数往知来。(完)

【编辑:刘欢】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2024全国民歌展演活动在陕西榆林收官

14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技术创新中心(轻工消费品质量安全)执行主任钟其顶博士在揭牌仪式上表示,清徐·食醋检测认证创新平台目前已投入3000万元,落地建成了技术创新中心,并已正式投入运营。

强监管来袭:国信证券18天收两份警示函,券商密集接罚单

截至3月5日20时,本次政协大会共收到提案5898件。依照去年11月最新修订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提案工作条例》和提案审查工作细则立案5006件。

上海发放网络购物专属消费券 首批10家电商平台上线“上海网络购物专区”

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遵循从低速到高速,从固定路线到区域,从运货到运人,从公共交通、货运等场景开始,最终到私家车市场的转变。“整个行业离最终‘完全自动驾驶’的愿景依然存在一定距离,规模化商用仍需时日,但现有落地场景已十分丰富。”IDC中国研究经理王博称。

航拍四川万源茶园 宛如“大地指纹”

这个龙年春节,对很多马面裙生产企业来说,是忙碌的。“过年这几天都没有休息。”浙江海宁明基布艺总经理张明强告诉记者,因为研究了新产品宋锦马面裙,从大年初四开始,客户便陆续到他的工厂里看样品。

西南边陲的“火塘”文化长燃不熄

自2006年以来,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已连续举办十七届,已成为展示贵州旅游产业发展的亮丽名片,成为促进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是贵州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旅游品牌的孵化器。(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